1分飞艇走势

精准抄底!三日暴涨23%,机会来了
栏目分类
你的位置:1分飞艇走势 > 新闻动态 >
精准抄底!三日暴涨23%,机会来了
发布日期:2025-04-13 14:02    点击次数:85

全球股市进入高低切换阶段

全球股市现在已经进入了新一轮的高低切换阶段。这次切换的方向呢,主要是从以欧洲和亚洲为代表的底部反转、价值重估的故事,转向了衰退担忧有所缓解的逻辑,以美国股市为主导,顺便带动了日本、韩国以及印度这些市场的表现。

上个周末的文章里我们也提到过,全球市场可能会有高低切换的情况,不过当时说的时候还是比较谨慎的。

结果呢,特斯拉上周一暴涨了12%,这事儿直接证明了高低切换确实是发生了。那么问题来了,这次切换会持续多久?投资者又该怎么应对呢?

咱们先来看看一些大投行的看法。

高盛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21日当周,全球对冲基金连续第二周抛售欧洲股票,特别是金融、原材料、能源还有工业类的股票。报告还提到,在过去的五个星期里,对冲基金有四周都是做空欧股的。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则发了个报告,说他们觉得“七大科技巨头”的前景变好了,这对整个美股的走势会有积极影响。他们还指出,强劲的季节性数据、较低的利率水平以及超卖的技术指标都支持他们对标普500指数的预测——也就是从5500点开始可以考虑押注反弹。

高盛:美股大跌背后隐现CTA基金做空身影

3月18号,高盛的CTA策略师库伦·摩根出来讲了句话。他说现在CTA基金手里的钱,本来是做多美国股市的,最多时有500亿美元,但现在全转成做空了,光做空就有300亿美元。

假设接下来空头平仓的情况一直持续,而且未来一个月市场涨到比平均值高出两个标准差的位置,高盛的模型算了一下,到时候CTA基金得买进超过450亿美元的标普指数股票(全球股票得买920亿美元以上)。

到了3月20号,高盛内部的数据发现,美国那些对冲基金的整体杠杆率直线下降,已经降到两年来的最低点了。这说明市场情绪正在发生变化,正好对应了最近股市从高到低转换的行情。

所以啊,短期来看,大家应该都同意美股可能会反弹,而欧亚那边的股市可能会下跌吧。毕竟美股之前跌得太狠了,按照过去几年美股暴跌后快速修复的经验来看,这次反弹很可能还会继续。

不过呢,因为美股吸金能力太强了,当资金开始回流的时候,别的市场就只能跟着回调了。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最近和美股走势相反的欧洲和亚洲市场表现这么差。

当然啦,也有不少人在唱衰,尤其是对美国经济前景,很多投行都觉得不太乐观。

美股或再大跌,特斯拉最惨

高盛的经济学家说了,虽然最近新闻里说特朗普政府对关税的事儿挺“温和”的,但这可能是他们在玩谈判策略呢。市场上很多人觉得4月份对中国加征的关税会是9%,但高盛觉得实际可能会翻倍,这样就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瑞银的策略师提醒大家,消费者信心要是不行的话,标普500指数可能还得再跌8%,降到5300点左右。因为企业的盈利预期也在下降,买债券可能比买股票更靠谱。

3月份的时候,美国谘商会的那个消费者预期指数掉到了65.2,这可远远低于80这个表明经济可能要衰退的数值,是2012年以来的最低点了,这就让大家对经济衰退更加担心了。

最新的CFO调查发现,有58%的人觉得2025年下半年美国可能会陷入衰退。企业在这时候的投资支出降到了三年来的新低,通胀和信贷收紧成了最大的风险。

所以啊,短期内(接下来几周)可能还会有点反弹的机会,但之后就要看美国的经济数据了。同样的道理,欧亚市场的走势也会受到类似的影响。

说到这段时间备受争议的全球性大科技公司,那非特斯拉莫属了。

全球各地都在闹反特斯拉的活动,有的地方甚至有人烧车,销售门店也被围攻,特斯拉的销量在很多国家都下滑了,而且它的股价在短短三个月内就跌了超过一半……

在所谓的“Mag 7”(就是那些顶级的大公司)里,特斯拉的情况是最糟糕的,它的市值已经跌破了一万亿美元,是唯一一家。

3月29号那天,据说又有一场全球性的反特斯拉行动。

特斯拉股价暴涨超三成

不过嘛,最近这几天,特斯拉的股价突然来了一波意想不到的反弹。就短短三个交易日啊,股价就猛涨了23%!要是从最低点217美元开始算的话,这过去两周的时间,涨幅已经达到了32%啦。

要是用的是2倍杠杆的做多ETF工具,涨幅分别达到了46%和64%,那就可以说是抄底成功啦。

抄底机会:别因政治干扰错失良机

特斯拉反弹了,好多投资者都感觉没赶上车,还一头雾水:不是说特斯拉要完了吗?

其实呢,要是对特斯拉研究得比较透彻的投资者应该能明白,特斯拉现在的问题并不是因为它本身的基本面出了问题,而是因为马斯克太爱掺和政治了。

之前我们也提到过,像这种不是因为基本面引起的大幅下跌,投资者要考虑这会不会是一个大机会,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特斯拉。

实际上,在我们的会员服务里,一直都在提醒大家关注特斯拉的抄底机会。

比如说,3月11日美股的“黑色星期一”,特斯拉一天就跌了15%,当时我们就建议大家不要慌,反而可以考虑布局一些弹性大的股票,特斯拉就是其中一个。

3月13号,美股有点要反弹的意思,我们接着给大家说说特斯拉的机会。

3月20日那天,我反复跟大家说特斯拉是美股里弹性很大的股票之一,还特意提醒了下对应的两倍杠杆ETF。

一直到24号,就是这周一吧,还在提醒大家关注特斯拉的估值修复机会呢。

如何精准判断底部?

那天晚上,特斯拉一下涨了12%,第二天晚上又涨了3.5%,在整个美股科技股反弹里特别抢眼。

**怎么才能精准判断呢?**

为啥我们能提前告诉大家抄底呢?

其实除了特斯拉的基本面没变、技术上超跌,还有对美国宏观经济和整个美股走势的提前预判之外,最关键的就是得有一个清晰的估值思路。

说到特斯拉的估值,这确实是个难题,但可以用一种结合传统和期权的方法来算。

比如特斯拉现在已经有成型的汽车销售业务,这部分可以用传统的DCF(现金流折现)、PE(市盈率)、PEG(增长型市盈率)来估算,或者直接拿丰田作对比。丰田一年卖1000万辆车,特斯拉将来也能做到,而且它还处于成长期,利润率高,又有储能业务,所以给它多加20%的溢价完全合理。

丰田现在的市值是2500亿美元,那特斯拉的汽车业务部分就该在3000亿美元左右,对应的股价大概在90美元左右,这和摩根士丹利给的估值差不多。

至于特斯拉未来的业务,主要就是跟AI相关的,像FSD(全自动驾驶)、机器人,甚至可能的AI云计算业务,这些就可以看成是期权了。

比如说机器人业务,如果按照售价和销量来预测的话,其实相当于再造一个汽车业务,那这部分价值就能达到3000亿美元。

这样一来,汽车加机器人的总市值就应该是6000亿美元。

而当特斯拉股价跌到217美元的时候,它的总市值才7000亿美元,所以当时确实是抄底的好机会。

特斯拉的AI梦值1000亿美元吗?

换个说法,FSD 和 AI 云服务值不值 1000 亿?

虽然 FSD 的盈利模式还没完全定型,但它属于软件业务,还跟 AI 搭边,长远来看利润空间比造车大得多,所以它的价值至少得跟汽车业务持平(3000 亿)。有了这个认识,就算它的一部分市值是靠高风险的期权撑起来的,但当股价跌到 7000 亿时,我们也能看出它可能被过度低估了。既然被低估,那就有抄底的价值。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特斯拉暴跌最惨的时候敢喊抄底的原因。

总结一下:

很多投资者容易掉进一个坑里,就是在行情大涨的时候没及时上车,眼巴巴地看着股价一路飙升,等回调的时候又觉得是机会急着冲进去,结果可能踩错节奏。或者等到股价已经跌到谷底了,马上要反弹了,却因为太悲观直接割肉走人。

相信每个投资者都遇到过这种情况,真的很打击信心。

想改变这种状态也不是没办法,只要记住尊重常识、遵守规律就行。

什么叫尊重常识、遵守规律?

其实挺简单的,比如现在,国内科技股的重新估值已经在股市上涨中体现出来了,而美股的各种坏消息也已经被市场消化了。

选股票还是挑时机?

哎呀,既然这样,那咱们得好好想想,要是股市还想往上冲,或者再往下掉,这背后的推动力到底在哪啊?除非你自己心里清楚明白,不然别硬撑着非得让市场按你的想法走,该咋样就咋样呗。毕竟股市嘛,不就是个涨涨跌跌的地方嘛。

投资这事儿啊,最重要的是两件事:选对股票,挑准时机。好多人都觉得这两样一样重要,可我觉得呀,挑准时机比选股票重要多了!

为啥呢?因为好股票谁都能知道啊,像一些大公司,里里外外都被扒得明明白白的,信息也都是公开的,你不可能不知道吧。但挑时机就难咯,就算股票再好,买错了时间,那结果也是惨不忍睹啊。

比如说特斯拉、腾讯、阿里,谁敢说它们是烂公司?可要是你在2021年最高点的时候买了,到了2022年下半年,亏个七成八成都有可能。虽然三年后这些公司的股价都反弹了不少,但你能熬得住中间那些大跌的痛苦吗?

我始终相信啊,在市场发生大变化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买卖的好机会。只要抓住这么一次,赚头肯定少不了。不过呢,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周围的人基本上都是被简单的思维误导了。比如明明已经涨得像气球一样快要爆了,还硬要说还会涨;或者跌得不能再低了,还一堆人看衰。

打破信息茧房,跟紧市场节奏

要是你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没有那种能一眼看出好坏的眼力,那就很容易被那些专门给你量身定制的信息困住。结果呢,就是一次又一次错过好机会,高买低卖,最后亏得一塌糊涂。

想在投资这条路上赚到钱,你就得打破这种信息的“茧房”。特别是市场行情要变的时候,得靠自己的脑袋去想,敢在别人不敢动的时候行动。

不过呢,前提是你得清楚自己买的股票到底值多少钱。要么你自己研究明白,要么就找个靠谱的伙伴一起走,互相帮忙,彼此学习。

就说现在吧,之前那些关于重新估值的故事和经济衰退的故事差不多告一段落了,股市也开始从高点往低点切换了。

要是从长远来看,这些故事以后还会再出现,但短期内最好跟着市场的节奏走。应该减仓的就减,应该加仓的就加,需要调整持仓的就调整,然后耐心等下一次市场转折的到来。